何時香港網站才長進至國際水平?

在閱讀了凱文的政府網上系統竟然只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後,對於仍有香港互聯網使用者發文,支持網站應支援眾瀏覽器,我感到高興而不孤單。

不同 bloggers 也分別指出,多年來香港賽馬會、某些銀行的網上服務、很多教育局的平台、大型商業機構、以至酒店也只懂支援 IE。

對使用 IE 不放心

有些網站用上 .net,或只能以視窗版的 IE 才可使用,認真離譜而助長壟斷,令到很多人為了一個網站而安裝視窗而早前的 IE 嚴重安全問題,或是一直不斷出現的不同 IE 大小安全問題,也令不少用戶對使用 IE ,來登上網上銀行表示不放心。

香港這情況很久也沒有改善,而令到不少用家感到心灰,不再寄望這些政府和商業機構會改變這種不長進的態度。

請看看守規的 Google

香港機構只懂以最多人用來作藉口,資訊管理人員只懂標榜自己過去(而out-date)的豐富(古舊)資歷,而據()理力爭。可惜忙碌的他們卻忘記 Google 這國際大機構,所提供的 Web 應用也是支持眾瀏覽器的。早前自行推出的 Chrome 瀏覽器也是依據開放規格來開發,沒有自行加上額外非開放的規格。最近 Google 的 Gmail 網頁電郵更提示 IE6 用戶轉用 Firefox 或 Chrome

普及化源於規格開放

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原因,是源自於互聯網的通訊是一套開放的標準規格。網上連線的主機,不論伺服器、桌面電腦、網絡設備,也是說著一種共同語言,大家便可溝通起來

萬維網 Web 和萬維網文件 Web Page 等也是一樣,也是有一定的開放規格。萬維網的原意是,用戶只需一個支援開放規格的網頁瀏覽器,便可以使用萬維網。

凱文也以自己的網誌為例,使用 IE 瀏覽的讀者少於六成,而使用 Firefox 的則接近三分之一,Chrome、Opera及Safari分別也有2至4%讀者使用。如果他的網誌像政府網站一樣只支援 IE,便會流失四成多的訪客了。

大家一起站出來

我一直希望香港可以成立有一個社群網站。由用戶共同合作,提供一些標準建議信或投訴信,讓香港一眾非 IE 或非視窗用戶,只需填上自己和對象機構資料,以郵件或電郵寄至對象機構。最好把信件和回覆(如有)同時也在網站公開,以便大家公開監察。

同時也提供一個 “支持 Web 開放規格標準” 的 icon,讓支持 “開放規格” 的有關機構網站使用,放在機構網站並連結至這社群網站的宣言、或列出合乎 “支持開放規格” 中要求的條件網頁。甚至也提供資料庫,讓使用者查詢支持與不支持開放規格的機構名稱和有關網址。

希望多些香港人一齊站出來,幫手共同創造聲音出來,讓傳統的香港傳媒協助廣泛報導起來。同時我認為香港政府、香港各大小商業機構、中港兩地的銀行,也要為此好好自我檢討一下。

其它參考

Zhang Le – 网上银行——中国大陆推广非Windows操作系统的障碍之一

更新保安編碼器的費時身份核對

兩星期前登入匯豐網上銀行時,發現已用多年的保安編碼器(以下稱為Token)沒電了,便在該行網站搜尋一會,找到致電24小時自動電話理財這更新方法。

多重身份核對

接通電話理財後,客戶服務員在取得我的身份證號碼和 Token 機身編號後,再要經過他們稱為 “簡易身份核對” 的多重身份核對步驟。這個核對過程主要查問來電者有關客戶的常用帳號資料,但可能由於我提供不太準確的常用戶口結餘,而令核對失敗了。

整個過程在花了近十分鐘後的結果,建議我再到分行辦理。

分行辦理

之後一直未能抽空打簿,或到自動櫃員機查結餘,直至上星期尾到外開會前,因巧合經過一間分行而有少許時間,入內向職員查詢。

起初職員建議我打熱線,然後我說已打過後,他便向我取身份證後,打去(內部?)熱線為我辦理。

再次打熱線來啟動Token

昨天(兩三個工作天後)便收到 Token 後,信件說需要致電24小時自動電話理財來再啟動 Token。

我沒料到啟動已更新的 Token,不能和啟動首個 Token 一樣經網上理財啟動,也要致電熱線作更新啟動,而我又再一次未能成功過關了。結果我外出到就近自助理財中心打簿後,再向熱線挑戰,這次還問了一條必需打簿 才知的問題,雖然我故意在帳戶結餘一題中,再次給一個離準確結餘 $10 內的大約結餘範圍(之前有 $20-30 差距),但也成功過關了。
以下是部份二重身份核對可能問到的問題:

  • 帳戶數目(信用卡不計在內)
  • 常用帳戶的結餘
  • 開戶分行
  • 常用帳戶的最近一次存款金額

有改善空間

我認同銀行以多重身份核對來處理啟動 Token,但銀行沒有在網上和信件上提供恰當訊息,以便客戶多作資料上和心理上的準備,令我感到費事不便。

  • 沒有兩重身份核對的指引網上和信件沒有提示客戶需經過兩重身份核對,除了提示外,我認為銀行需建議用戶準備常用帳號文件以便身份核對。
  • 電話理財指示不清晰:信件的電話理財指示不準確,在選項 4 (電話、網上、及自助銀行服務)內,還要多選三種服務之一,和個人或公司客戶,才發現兩個疑似選項,分別是 4->2->1->3 是查詢個人網上理財,和 4->2->1->3 是查詢個人保安編碼器。
  • 部份問題不清晰:例如帳戶數目,在我反問信用卡計不計後,才多加了解。而最近一次存款金額,我反問 transfer in 是否當作存款,CS也沒有正面回答,只不斷重覆說存款。

我認為銀行提供以上多些提示,不會影響有關風險,因為我也透過為此事致電熱線三次,自行取得大約身份核對問題來準備相關資料,所以我不明白為何不讓客戶早點或更方便地先行準備資料呢?

那麼加起來便浪費了我的近廿分鐘時間,希望銀行可以減少白白浪費客戶時間和本身的熱線資源吧。

音樂分享網絡 – last.fm

這篇網誌題目是有關音樂分享,分享?!可能讓人聯想到一些不合法的檔案分享,但 last.fm(Wikipedia – last.fm)是一個合法的音樂分享,它讓任何人分享他個人的音樂品味。

兩個月前,我在 last.fm 上建立帳號,開始分享我所聽的音樂。作為一個 Linux 使用者,在我的 Ubuntu 系統上預設的音樂播放及管理程式 – Rhythmbox,其中有一個插件可以自動連接上 last.fm 網站,提供我透過播放器所聽的音樂資料,讓其他人在 last.fm 網站上看到最近我所聽的歌曲,以及一些統計資料。同時也在我的 facebook 帳號加入了 last.fm 的應用程式,讓朋友們也可以透過 facebook 來看見我最近聽的歌曲。

我的帳號:http://www.last.fm/user/sammyfung/

Continue reading 音樂分享網絡 – last.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