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與病毒共存

踏入第三年 COVID-19 疫情,香港正經歷第五波爆發創兩年單日新高。面對病毒未能短期內消失,在兩年疫情嚴重影響經濟民生後,我認為是時候與病毒共存。

回想2020年疫情初期,起初我們擔心新病毒的死亡率,但香港市民同心抗疫,令感染和死亡率穩定。在2021年,兩種疫苗到港後提供不同選擇,「有得揀」,已有超過七成香港市民打針接種疫苗。直至去年9月香港有213名單死亡個案,而9月至今已5個月未有人因疫症而死亡。2021年全年有64單死亡個案,而下半年更只有2單死亡個案。

在兩年疫情期間,受緊急法例和政策影響,嚴重影響香港本地經濟。香港租金貴,不時停晚市堂食,令食肆生意難做。沒晚市堂食加上戲院停業等,亦影響本地零售和服務業。同時,香港入境隔離政策亦令外國人和國際公司卻步,而一些國際商業競爭對手,在去年已開始「與病毒共存」的政策,繼續影響香港國際商業競爭力。

我認為今年是時候「與病毒共存」,香港應盡早實行,改變抗疫方向來走出困局,保障香港經濟,不能單靠用政府庫房的錢不斷救市。

在開始與病毒共存,我們需要強調戴好口罩對抗疫的重要性,香港人經歷過沙士 SARS,我對香港人比其他國家更有信心戴好口罩。在感染病毒或成為密切接觸者時,安排在家自我隔離而減低政府抗疫資源,醫療系統集中照顧重症。政府亦需做好抗疫支援服務和法例保障,例如為向自我隔離人士提供足夠支援,香港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小城市,比其他地區更易做好。而法例亦須保障自我隔離人士和確診者提供保障,免受雇主解雇。

圖片由 Amakuha 以 CC-BY-SA 授權使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