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報名後的十公里

近年開始跑步,起初為了沒籃球打的一週,到離家不遠的運動場,跑圈一小時保持體能狀態。

我沒有想過維持跑步的習慣,寧願每星期跟波友打一晚籃球,來當作強身健體。

每年也從電視機上看見幾萬人參加渣打香港馬拉松,「我也能跑十公里吧?」,我想。

十月初,終於報了參加今年的渣打馬拉松十公里。雖然目標只是限時內完成,但也需要了解跑十公里的情況。

然後在 Google Map 上量度了一條十公里多的路線,就開始轉跑來回這區一圈,體驗跑十公里的感受。

換上一雙籃球鞋,開動 My Tracks,把電話放進手臂的套子內便出發跑了。

一路跑,一路聽著不同中日外國女歌手的快慢搖滾和爵士歌曲。陳綺貞、相川七瀬、Avril Lavigne、Diana Krall、Lisa Ono、Chantal Chamberland…… 二百多首歌隨機地播著,陪伴著我,支持著我跑下去。

起初的三公里是最困難的,從家出發不停地跑了一公里後,便需要停步下來,繼續向前走著來回氣。

在少人行走的偏暗行人路上,跑過身邊只有巴士汽車駛過的街道。

一兩分鐘回氣後,再開步以慢一點的速度繼續跑。跑到中學畢業後也很少路過的屋村外,也跑過曾讀兩年的專上學院外。每跑了幾百米以上,腦子又會再一次想停下來回氣,在想著自己還能否跑完一圈回到家呢?

那時便告訴自己要多跑幾步啊!
要跑到前面某點啊!

轉入晚上的工廠區,一輛一輛的貨櫃車只靜靜地停泊上街道上。

跑出到河傍的單車徑,沿著河傍公園、單車徑跑著。除了騎著單車的青年,走著回家的路人,身邊還會經過一些不同速度的跑步者。

有跑速比我更快而爬過我頭的青年
有跑速比我略慢而我需要爬頭跑過的男女
也有慢慢緩跑的叔叔嬸嬸

想像中長長的單車徑,很快便跑過了,便轉入靜靜的碼頭區,寧靜的街道,偶然才有一輛汽車經過。

然後經過小巴站,跑進碼頭公園。幾個青年幾個師奶分別聚在公園不同的角落聊天,一對一對的情侶,坐在位子上雙依著一起。轉個急彎在海旁跑著,看著長長的海旁行人路,卻不想停下來,想一直跑到尾才回氣。

跑到海旁行人路末端回頭,開始回程。沿著之前一路跑過的海旁河旁跑回家去,感到跑步中的身體開始適應了。分段回氣減少了,每個分段也延長了。雖然眼前還有一大段長長的路要跑才回到家,但也相信自己很快便跑到回家了。

跑到回家的村子外的單車徑,放慢身子改為步行,把整個身體自然地回復平常呼吸,便到麥記買雪榚好好享受了。

從十月開始,這樣跑過了約十次。雖然次數不多,也未有恆心去改正自己在跑步時的呼吸習慣,但我相信自己能在賽事限時內完成十公里。然後馬拉松前兩個月也沒怎樣做過運動,只是在馬拉松前兩星期跑了兩次,重新讓身體再次體驗十公里,也作最後測試看看體能狀態,讓自己安心一點。

就是這十個十多公里,讓我欣賞到這個居往了廿多年的市鎮另一面的美。
就是這十個十多公里,讓我漸漸開始喜歡上跑步。

每次聽著音樂跑十多公里,強身健體之餘,也是一種心靈上的休息,也是一種耐心的訓練,也能欣賞著社區各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