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東奧:反思香港

上星期日東京奧運閉幕了,這屆奧運令我很感觸,讓我感受到奧運精神中那份跨國運動員的愛,和香港運動員的堅持和信念遠比社會當權者高。

滑板選手間的愛

有天我吃午飯時,偶然看到滑板項目的女子街板決賽,運動員每次不論成功完成動作,或是跌倒失敗,她們總是笑著起身再試。雖然大家是比賽競爭對手,但最深刻是運動員間多次彼此鼓勵、安慰、擁抱。而且八位決賽選手很多都是年輕,甚至近半只是12-13歲,就算擦傷流著血也面不改容。除了她們的演出和技術吸引我之外,她們之間的愛,對滑板的愛,安撫在這國際疫情大流行、香港政治社會環境急速變差的悲痛。

香港運動員的堅持和反勝

今屆奧運香港運動員突破,獲得1金2銀3銅共六面獎牌。張家朗參與男子花劍項目,在八強時,對手保洛戴斯夫9:14只差一劍就擊敗張家朗進入四強。大家沒料到張家朗能一分一分連追6劍,以15:14反勝對手進級,最終張家朗贏得金牌。

接著何詩蓓在女子200和100米自由泳贏得兩面銀牌,香港隊(杜凱琹、李皓晴、蘇慧音)在女子團體乒乓球獲得銅牌,劉慕裳亦在女子個人型空手道贏得銅牌。奧運閉幕當日,李慧詩在女子場地單車爭先賽中再獲得銅牌,可見香港運動員的堅持和反勝。

奧運開始不久,親共民建聯成員穆家駿先在 facebook 惡意批評香港羽毛球「一哥」運動員伍家朗,「強烈譴責」伍家朗穿著沒有區旗標識的運動服出賽,並說伍家朗「如果不想代表中國香港,請選擇退賽!」。身為中學老師的穆家駿,沒有先選擇友善查詢,就動以文革式批鬥一位傑出運動員。伍家朗就算無辜影響到自己心情,也壓抑著情緒,理性地在instagram 回應球衣情況:剛沒有球衣贊助、自行安排合比賽條例、印有英文姓名和代表地區的球衣、香港法例列明不能自行印製區旗圖案。雖然伍家朗一下子就「反勝」穆家駿﹐可惜接著下一天在賽場上就輸了比賽,不像平常的他應有的表現和狀態,賽後伍家朗還說自己會向前看。

然後明明有錯、無事生事的穆家駿選擇暫時隱藏 facebook 專頁,轉頭卻在大陸微博發帖說受到黃絲攻擊。穆家駿為人師表,那麼輕易在社交網絡發表政治批鬥運動員,再來政治批鬥詆毀社會大眾。我認為穆家駿有違教育專業,而伍家朗卻清楚展示運動員精神,只可惜賽場卻不在奧運,強行被穆拉上政治賽場。

未獲獎牌的香港競走代表程小雅,立場新聞報道她因為只在奧運獲得第 35 名,根據香港體育學院的精英訓練資助準則,她的薪金需減一萬元,會由二萬多元減到一萬多元。香港運動員能參賽奧運已經難得,還要減薪是否荒謬?

當權者缺乏智慧,沒以運動帶動社會發展

香港對運動發展不足,今年香港環境和國際疫情嚴重影響,難得四年一度的奧運終能舉行,但一些以權謀私的人還進一步打擊香港運動員。

香港運動員和市民對運動的熱誠一直存在,可惜當權者缺乏和不當投資,沒有設立不同的新制度,讓商界和社會共同分擔對不同運動的支持,也沒有善用地區設施,各自為政而沒有以 common good 來規劃重新運用和管理現有地區設施和合作,所以未能有效地釋放為香港帶來的潛能和社會環境。

圖片:Studio Incendo(Creative Commons CC-B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